新闻动态

印度88亿买36架阵风,被嘲是冤大头,如今法国才发现“谁在宰谁”_战机_莫迪_谈判

发布日期:2025-06-25 23:37    点击次数:136

印度对于“光辉”战机的研发可谓寄予了极大的期望,甚至在1983年设想阶段便宣称:“光辉战机的作战能力将超越美国战机!”这番言论一度让人瞩目。然而,经过多年的研发和测试,到2001年1月4日的首次试飞时,却闹出了让人忍俊不禁的笑话。由于机械故障,飞机的起落架竟无法收回,印度当初吹嘘的雄心壮志瞬间成了国际笑柄。

经过长达数十年的研发,印度逐渐感到沮丧,终于决定采取极端手段。为了提升战斗机实力,他们毫不犹豫地拿出88亿美元巨资,向法国购买了36架“阵风”战机。当时,国际社会对印度的这一决定大多表示不解,认为他们被“宰”了。没想到,时过境迁,法国如今竟发现自己成了那个被“宰”的一方。

早在2001年,印度的战机研发正处于如火如荼的阶段,但与此同时,印度空军却提出了购买战机的计划,表示需要跟随周边国家一起更新和提升战斗力。此提议引发了国内强烈的反响,民众纷纷反对,认为既然印度已经有了自家研发的战机,应该将资金投入自有技术的提升,而不是浪费钱购买外国战机。由于反对声音过于强烈,这一购买计划被迫搁置。

展开剩余79%

然而,到了2006年,印度军方不得不面对现实,自己的战机仍未能投入实战。于是,他们决定做出更大的投入,计划以120亿美元购买126架多用途战斗机。这一消息一经传出,全球军工界为之震动。美国、法国、俄罗斯、英国等多个国家纷纷派代表前来竞标,各自推销自家的顶级战机。

美国的F-16和F-18、欧洲的“台风”、法国的“阵风”、瑞典的“鹰狮”、俄罗斯的米格-35等先进战机纷纷亮相。令人意外的是,印度最终选择了法国的“阵风”战机,而放弃了美国的F-16和F-18,甚至在2012年与法国达索公司签订了购买126架战机的合同。

然而,2014年印度迎来了新总统莫迪,他决定彻底取消原先的采购计划,经过一番谈判后,双方重新达成协议。莫迪指挥下,印度大幅缩减采购数量,将原定的百架飞机直接砍至36架。在此过程中,价格谈判也展开,双方经过几年的博弈,最终达成了协议。

2016年,法国与印度正式签约,印度花费88亿美元购买36架“阵风”战机,折合每架战机价格为2.44亿美元,这一价格甚至超过了美国第五代战机的单价。对于以精打细算著称的莫迪来说,如何达成这笔交易,外界也十分好奇。

原来,法国在谈判时知道印度希望以低价购买战机,于是提出了每架战机6700万美元的优惠价格,这一报价比国际市场上大部分第四代战机要便宜得多,使得印度颇为心动。法国还提出可以在印度本土组装部分战机的提议,诱使印度以为可以掌握更多技术。印度一度被这些诱人的条件所吸引,最终选择了“阵风”战机。

然而,签约后印度才意识到,法国的报价远没有那么简单。原本承诺的6700万美元只是优惠价,后续的运费、配件、售后服务等费用没有算在内。法国在合同签订时解释道,所有费用算下来,单架“阵风”的价格将上升至1.2亿美元。此时,印度深感被误导,随即决定停止合作。

不过,随着其他国家相继购买“阵风”战机,印度开始感到焦虑,心里不禁怀疑,“阵风”真的这么畅销吗?法国看到印度有意恢复合作,立刻提高了价格,将单价调至接近2.5亿美元,最终印度在不情愿中签署了合约。

根据合同规定,法国必须先交付战机,才能收到尾款。法国在收到10亿美元定金后,便开始生产“阵风”战机。当第一批战机交付印度时,法国便要求支付尾款,但印度却表示:“你继续生产,钱等交付完成后一次性结清。”法国虽然有些犹豫,但考虑到订单金额巨大,决定放行。

到了2022年12月,法国终于将36架战机交付给印度,印度举行了隆重的“过水门仪式”以示接收。然而,法国再次提出付款请求时,印度却表示资金尚未到位。印度以拖延的方式拒绝支付尾款,至今仍欠法国至少60亿美元。通过这一系列事件,印度向外界展示了自己在国际交易中的“老练”,而法国则无奈地承认自己在这笔交易中的巨大损失,后悔不已。

发布于:天津市